大牛地氣田在歷經十幾年規模開發后,建成氣井2000余口,按照早期復合砂體氣藏認識,氣田加密調整井部署已沒有“立足之地”,尤其是2017~2018年,每年新建年產能僅1億~1.5億立方米,不能支撐氣田穩產。“2018年底,我們開始立項研究單砂體刻畫技術并成功應用,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扭轉了氣田快速遞減趨勢,新建年產能12.7億立方米,支撐氣田硬穩產30億立方米。”張家偉說。新技術…
一座座大風車、一塊塊光伏板……在中國石化新能源版圖上,“風光”無限好的畫卷正徐徐展開。2023年,中國石化錨定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加強風光業務與主營業務融合發展的頂層設計,風光項目首次納入國家風光大基地名單,勝利油田東營市墾東600兆瓦光伏、新疆庫車1000兆瓦“源網荷儲氫”一體化項目納入國家第三批風光大基地。同時,加強示范引領,因地制宜、一站一策,加快推進綜…
乙烯是石化工業的基礎原料,主要下游衍生物有聚乙烯、乙二醇、環氧乙烷、苯乙烯、聚氯乙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等多種化工產品。我國乙烯生產路線眾多,主要工業化路線包括石腦油裂解、甲醇/煤制烯烴(MTO/CTO)、烯烴催化裂解、催化裂化/裂解(DCC/CPP)、重油高效催化裂解(RTC)、乙醇脫水等。2023年,國內供需錯配格局抑制了乙烯行業整體盈利態勢,需求恢復有限抑制了產品…
在全球化工產品擴能潮中,我國擴能規模占70%,化工行業供大于求、產品過剩的困局亟待破解。本版從數字化、高端化、綠色化和國際化四方面給出破解之道。作者堅信石油化工產業作為國之基石,不是夕陽產業,隨著循環回收、新技術有機合成的不斷突破,石油化工依然是一輪冉冉升起的朝陽。□李 超 呂曉東 楊惠馨 隋謹伊2023年全球化工企業利潤大幅下降。全球基礎石化原料新增產能規…
我國海洋油氣資源豐富,是長期、大幅增產的重要領域。在能源系統低碳轉型的趨勢下,尋找增儲上產和低碳減排的平衡、實現海洋油氣的綠色開發,意義重大。中國石化在海洋油氣勘探開發過程中,積極落實綠色低碳發展戰略,秉持“奉獻綠色能源、保護藍色海洋”的核心價值理念,始終堅持綠色、清潔、低碳發展,不斷升級節能減排措施,用實際行動守護一片碧海藍天。打造海上綠色物探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