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條從過去向未來的路,從數字地圖、GPS到自動駕駛,就像從數字化到人工智能的過程……”4月18日,在中國石油和化工自動化應用協會人工智能分會主辦、長慶油田承辦的2023年中國石油和化工行業人工智能技術發展大會上,斯倫貝謝科技服務(北京)有限公司中國創意工廠總監劉云龍形象地闡釋了數字化與人工智能的距離。從數字化到智能化,是一條繁花似錦的道路。“數據模型替…
石油和化學工業是我國重要支柱產業,經濟體量大、產業關聯度高,為能源安全、農業豐產和下游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2023年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局之年,也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當前,新冠疫情雖然得到緩解,但東西方關系新變局、后疫情時代經濟發展新格局、綠色低碳發展新要求對石化行業發展帶來了新機遇和新挑戰。面對世界之變、時代…
受訪專家:北京生態文明工程研究院副院長、布達佩斯長期可持續發展中心研究員 賈衛列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中國將氫能定位為國家能源系統的重要部分。為此,中國發布《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使用氫能的燃料電池車輛保有量達到約5萬輛、可再生能源制氫量達到10萬—20萬噸/年的目標,并將在公交車和物流等領域普及氫燃料電池車。中國還提出…
2020年9月,在聯合國大會上,中國承諾將在2030年實現碳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目標。2021年3月15日,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變革,要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總體布局。3月31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化學工程系教授金涌在“科學的春天”與中國式現代化30人論壇上指出,中國實現碳中和目標…
在碳達峰、碳中和以及能源安全目標引領下,“以創新驅動變革”正成為能源領域的重要使命。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黨委委員、總規劃師張益國日前在第八屆中國能源發展與創新論壇上表示,我國可再生能源已進入大規模、高比例、市場化、高質量發展新階段,要進一步引領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的主流方向,發揮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的主導作用,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供支撐。大型風光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