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聚焦
?兩部門:加強城鎮發展低碳轉型系統研究,推進零碳零排放城市示范。12月6日,科技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印發的《“十四五”城鎮化與城市發展科技創新專項規劃》指出,加強城鎮發展低碳轉型系統研究,積極開展城鎮低碳發展表征評價方法與監測系統、城市低碳能源系統、光儲直柔新型配電系統、市政基礎設施低碳減排與提質增效、城市生態修復與功能完善、零碳建筑、綠色消納等關鍵技術與裝備研究,推進零碳零排放城市示范。
?2021年全國機動車四項污染物排放總量 1557.7噸。生態環境部12月7日發布的《中國移動源環境管理年報(2022年)》顯示,2021 年,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到3.95億輛。同年,全國機動車一氧化碳、氮氧化物、顆粒物等四項污染物排放總量為 1557.7 萬噸。移動源污染已成為中國大中城市空氣污染的重要來源,加強移動源污染治理的緊迫性日益凸顯。
國內新聞
?11月煤炭進口量同比降7.8%,環比增10.7%。12月7日,海關總署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11月份進口煤炭3231.3萬噸,較去年同期的3505.2萬噸減少273.9萬噸,降幅7.8%。環比來看,較10月份的2918.2萬噸增加313.1萬噸,增幅10.7%。1-11月份,全國共進口煤炭26241.1萬噸,同比下降10.1%,降幅較前10月收窄0.4個百分點。
?安徽: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5%以上。近日印發的《安徽省碳達峰實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5%以上,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4%,單位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降幅完成國家下達目標。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2%以上,單位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順利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目標。
?貴州:清理40個風光項目,總裝機368.7萬千瓦。12月6日發布的《關于清理貴州省“十四五”風電光伏發電建設規模第一批項目的通知》指出,貴州省能源局組織對納入貴州省風電光伏發電年度建設規模后推進滯后的項目進行清理,現完成“十四五”第一批項目清理工作,涉及項目40個、裝機368.7萬千瓦。其中,風電項目23個,規模合計170.7萬千瓦。
?四川:2025年前新增投產氣電裝機850萬千瓦以上。12月6日發布的《四川省電源電網發展規劃(2022—2025年)》指出,到2025年,電力裝機規模達到16560萬千瓦,水電、火電、風電、光伏發電占比從77.8% 、15.9% 、4.6% 、1.7%調整為64.1% 、16.6% 、6.0% 、13.3%,電源多能互補、水火互濟能力顯著增強。2025年前新增投產氣電裝機容量850萬千瓦以上。
?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泰安至泰興段正式投產。據央視新聞報道,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泰安至泰興段12月7日投產,我國由北向南的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與由西向東的西氣東輸管道系統在江蘇泰興正式聯通,來自西伯利亞的清潔能源全面供應長三角地區。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全長5111公里,管道設計輸量380億立方米/年,是目前世界上單管輸量最大的長輸天然氣管道。
國際新聞
?國際能源署:可再生能源將超過煤炭,成為全球第一大電力來源。據央視新聞報道,國際能源署12月6日發布的《2022年可再生能源報告》預計,2022年至2027年間,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容量將增加2400吉瓦,占全球電力增量的90%以上。到2025年初,可再生能源將超過煤炭成為全球第一大電力來源。未來五年,歐洲地區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容量有望達到上一個五年期增量的兩倍,中國增量將占全球近一半,美國、印度的可再生能源增長也很顯著。
?燃料短缺加劇,匈牙利取消燃油價格上限。據央視新聞報道,匈牙利政府12月6日宣布,即日起取消燃油價格上限措施,以緩解本國燃料供應不足導致的“恐慌性搶購”。為減輕通貨膨脹給民眾造成的負擔,匈牙利政府去年11月15日開始對車用燃油實施限價,規定每升汽油和柴油價格不得超過480福林(1美元約合393福林)。
企業新聞
?華南最大氫燃料電池供氫中心正式投用。據中國石化新聞辦12月7日消息,近日,華南最大氫燃料電池供氫中心——中國石化茂名石化氫燃料電池供氫裝置成功產出合格的99.999%高純氫。該項目日產氫能力達6400公斤,每年可向社會供應高純氫2100噸。
?我國建造的最大圓筒型海上油氣加工廠啟運英國。據央視新聞報道,12月6日,由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為英國業主量身定制的海上油氣巨無霸——巨型智能集成化圓筒型浮式生產儲卸油裝置(FPSO)在青島順利起運。該裝置儲油量40萬桶,原油處理能力1275萬桶/年,天然氣處理能力12.4億立方米/年,可滿足330萬戶家庭一年的用氣量。
-------------------本文摘自《中國能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