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屆世界燃氣大會(WGC2025)近期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成功舉辦,以“賦能可持續未來”為主題,吸引了全球70個國家的3000多位代表。世界燃氣大會被譽為能源領域的“奧林匹克”,首次落地中國并且選擇在北京,充分體現了國際社會對中國能源轉型實踐的高度認可。此外,本屆大會還正式發布了《WGC2025北京宣言》,不僅為燃氣行業發展指明方向,而且發出了全球攜手推動能源可持續發展的倡議,贏得與會各方的廣泛響應與高度評價。
本版文字除署名外由 中國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 盧雪梅 提供
第29屆世界燃氣大會(WGC2025)于5月19日~23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成功舉辦,這是世界燃氣大會自1931年創辦以來首次在中國舉辦。此次大會以“賦能可持續未來”為主題,以智能和綠色為底色,聚焦能源行業轉型期天然氣發展新動向,吸引了全球70多個國家的3000多位代表。除了舉辦多場專題演講,本屆世界燃氣大會的會展面積更是創其90多年來的最大紀錄,達到5萬平方米。
為天然氣未來發展描繪藍圖
本屆大會舉辦了80多場專題演講,大致可分為6類。
一是以液化天然氣(LNG)為主題,來自天然氣產業鏈的與會專家從LNG的未來發展、先進技術、交易模式、運輸、分銷和供需等角度,分別以全球LNG未來將如何發展;LNG價值鏈中的先進技術;構建全球統一的LNG交易模式是否恰逢其時;LNG船舶制造與LNG運輸;LNG接收站的建設、運營與發展,以及LNG供需動態等為題發表了演講。
二是天然氣的數字化轉型,演講題目包括“從數字到分子”——天然氣勘探開發的數字化轉型;數字化與科技創新塑造可持續未來;數字孿生:通過數字化手段助力天然氣全產業鏈實現數據驅動型決策;天然氣輸配網絡的數字化轉型案例;管網完整性管理優化與數據安全的指南和策略等。
三是天然氣相關的產業政策,與會者就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SG)政策如何引領天然氣行業可持續發展,以及如何通過創新方法實現天然氣行業的ESG監管展開了討論。此外,還開設了介紹北京先進能源產業發展政策的專場。
四是強調天然氣的綠色發展,與會者從燃氣發電的環保優勢(天然氣賦能韌性、可靠、低碳的電力系統)到效率(天然氣是工業和電力系統提高能效的主要途徑)探索了天然氣在清潔能源轉型過程中的角色,以及在未來能源體系中的作用。
五是天然氣的基礎設施,包括天然氣管網運營機制、天然氣基礎設施的持續投資、地下儲氣庫的創新、挑戰和可持續發展,以及天然氣輸配系統的安全運行等,都是與會者熱烈探討的話題。
六是分區域介紹了天然氣發展現狀與未來,尤其是天然氣在美洲和非洲扮演的角色,天然氣進口國與出口國之間的供需平衡也成為焦點。
國際天然氣聯盟在每屆世界燃氣大會上都會發布權威產業報告,本屆大會發布了《全球LNG趨勢分析——2025全球LNG報告》。
人工智能與環保結合成就綠色大會
本次大會的特點還在于人工智能(AI)與環保的結合。基于AI技術的信息咨詢小程序讓參會者輕松了解展會動態,大會還精心設計了充滿象征意義的“燃空間”,寓意能源開發與自然生態的和諧共生,并設置“密立方”空間,保障參會外賓的支付與通信順暢。
為了體現綠色環保理念,場館內大量搭建的設備、展具均采用環保材料制作,宣傳物料可通過掃二維碼獲取,實現了無紙化。共享洽談區與辦公區則巧妙利用了原有設備設施,充分體現了資源循環利用的環保主張。
這是一場從硬件到服務的全鏈條低碳實踐,向世界完美展示了中國在綠色會展領域的創新探索,為全球天然氣行業提供了對話的平臺,也展現了中國推動可持續發展理念落地的實力。
5月21日,集團公司董事長馬永生應邀出席世界燃氣大會全體會議,并發表題為“全球區域燃氣發展的多樣性:機遇、挑戰與未來路徑”的主旨演講。馬永生強調,當前全球燃氣市場格局更加清晰,亞太地區已成為全球燃氣需求增長的核心引擎,歐洲加快建設接收站以提高儲氣能力,北美地區天然氣供應持續增長,中東地區持續在全球LNG領域擴大產能優勢,非洲正通過LNG出口逐步融入全球能源市場。在當前形勢下,國際合作日益成為對沖不確定性的關鍵路徑,有助于統籌經濟增長與能源轉型。中國石化愿與各方互利合作,以天然氣為紐帶,共同促進能源貿易持續發展,攜手應對氣候變化,共創人類能源的美好明天。(范立平)
羅大清 中國石化經濟技術研究院黨委書記、副院長
天然氣在亞太地區發展過程中扮演多維角色,既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又是支撐能源低碳轉型的重要能源品種,還是與其他能源互補耦合發展、協調保障區域能源安全的重要力量。2024年,亞太地區年人均用氣達到213立方米,但仍只有全球人均用氣的43%,與歐美地區相比差距更大。未來亞太天然氣消費增長潛力還很大,在能源轉型、新型能源體系建設過程中將發揮更大作用,地位將更加重要。
關于氣價的問題,一方面不是越低越好,低價有利于促進消費,但不利于上游擴大投資、增加供給能力;另一方面氣價也不是越高越好,高價有利于促進生產,但不利于下游擴大消費、增加需求潛力。通過供需互動商談,找到雙方都可接受愿接受、有利可圖、利益分享均衡的合理價格,實現雙方互利共贏,有利于推動天然氣可持續發展和社會效益最大化。從近30年的歷史周期看,目前國際LNG現貨價格仍處于相對中高位,如果能有所降低,將進一步拉動亞太地區市場需求。雖然未來能源消費將走向清潔低碳,并實現碳中和,但在此過程中天然氣還將發揮重要作用。
吳瑞坤 中國石化國際合作部(外事部)副總經理、港澳臺辦公室副主任
天然氣行業未來需要加強政策指引,比如歐盟的REPowerEU計劃制定了2030年LNG進口增長目標,設定了嚴格的甲烷排放標準,既滿足了天然氣市場的需求增長,又推動了LNG全產業鏈向低碳化轉型。
天然氣行業未來需要重視技術創新,一是技術工藝改進,如推動液化和運輸效率提升等;二是技術應用創新,如推廣LNG相關碳捕集與封存(CCS)技術等;三是數智化技術推廣,如中國石化青島LNG項目建成中國首個“互聯網+LNG智慧碼頭”系統,達成船、海、岸一體化協同目標,實現LNG接收站智慧化安全生產。
天然氣行業未來需要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如持續擴大液化與出口能力,推廣浮式液化天然氣(FLNG),不斷優化接收站與管網布局等。近年來,中國不斷完善天然氣管網布局和LNG接收能力建設,預計2030年LNG接收能力將有大規模增長。
王 佩 中國石化經濟技術研究院副總經理
2024年,中國天然氣供應規模達到4310億立方米,對外依存度為41.5%。進口來源多元化對保障供應安全、穩定市場價格意義重大,既能降低單一氣源斷供風險,通過多氣源互補平抑價格波動;又能促進市場競爭,推動供應商讓利;還可靈活應對需求高峰。從能源安全和轉型角度看,天然氣將憑借彌補可再生能源間歇性、支撐能源結構轉型過渡及其成熟完善的供應網絡,繼續發揮穩定作用。
長期來看,隨著可再生能源投資增加,天然氣供應和需求的波動將受到影響。當可再生能源供應充足時,天然氣需求可能減少,價格有下降趨勢;當可再生能源供應不足時,天然氣需求增加,價格可能上升。而可再生能源對氣價的影響是正反向交織的。一方面,隨著可再生能源技術的進步,其成本下降,對氣價形成一定的下行壓力。另一方面,天然氣在調峰等方面的獨特作用也可能提升其價值,尤其是在需求高峰時刻,使其維持較高的價格水平。
國際天然氣聯盟與世界燃氣大會
國際天然氣聯盟(IGU)成立于1931年,總部位于倫敦,是全球天然氣行業最權威的非營利性國際組織,覆蓋天然氣勘探、生產、輸送、儲存及應用全產業鏈,由來自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50多個政府部門、行業協會和企業組成,代表了全球90%的天然氣生產和消費市場。
國際天然氣聯盟的宗旨是宣揚天然氣在全球可持續能源系統中的重要性,促進天然氣行業在政治、技術和經濟方面的進步,提高天然氣在全球能源市場上的競爭力,推動天然氣供應鏈革新,發揮天然氣在經濟、社會和環境方面的優勢,支持天然氣領域新技術和新技能的開發,鼓勵天然氣國際貿易,加強成員之間,以及與其他國際組織的交流與合作。世界燃氣大會是全球最大的天然氣行業會議,被譽為全球天然氣行業的“奧林匹克”大會。
國際天然氣聯盟旗下現有3個國際性天然氣會議輪流在世界各地舉辦,分別是世界燃氣大會、液化天然氣大會和國際天然氣研究大會。就世界燃氣大會而言,每3年舉辦一次會議。國際天然氣聯盟通常提前數年確定下一場會議舉辦國,舉辦國將擔任這3年期間的會議輪值國,國內在天然氣行業有影響力的人物將當選這一期間的國際天然氣聯盟主席。
國際天然氣聯盟是會員制組織,目前分別有創會會員、高級會員、普通會員和觀察會員等4個級別。其中,中國城市燃氣協會為該組織62個創會會員之一。會員名單中有知名國際油氣公司,如埃克森美孚、切尼爾能源公司、康菲石油、雪佛龍、bp、殼牌;也不乏國家石油公司,如巴西國家石油公司、沙特阿美等。
智慧互聯 引領未來——中國石化天然氣業務在第29屆世界燃氣大會上引發關注
5月的京城,群英薈萃。5月19日~23日,第29屆世界燃氣大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天然氣分公司作為中國石化唯一的專業化天然氣經營企業精彩亮相,全面展示了近年來在天然氣儲運設施建設、科技創新、綠色低碳發展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多維度呈現了中國石化LNG全產業鏈布局和協同創效的良好態勢,向公眾傳遞了“奉獻清潔能源、共建美麗中國”的理念。
步入中國石化展臺,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頁巖氣勘探開發模型的沙盤組合和5塊錯落有致的LED豎屏,直觀展現了天津、青島、華瀛、煙臺龍口、舟山等5座自有LNG接收站的全貌。“近年來,中國石化大力推進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和儲氣能力建設,構建了站庫聯動、互聯互通、靈活調配的儲運設施體系。”展廳講解人員介紹道。
中國石化LNG全產業鏈布局和天然氣管網建設吸引了眾多參觀者的目光。“中國石化的LNG直供業務是如何開展的?”面對詢問,業務人員耐心解答:“自2023年5月簽署LNG一體化直供戰略合作協議以來,我們與內陸地區工廠合作,并利用沿海地區LNG接收站的接卸能力,拓展加注網絡、豐富加注形式,LNG資源直供量逐年提升,今年4月首次將LNG運至海南自貿港。”
展廳內側,一個形狀呆萌的機器人吸引了不少觀眾駐足拍照,這是青島LNG接收站的“駐地醫生”,可以輕松仰視、俯視、180度平轉,不放過任何死角,通過給關鍵設備做“體檢”,保障其良好運行狀態。此外,輸氣站無人值守數智化技術、智慧巡檢系統、管道智能化立體巡護體系也首次登上了展會舞臺。
展會期間,天然氣分公司還圍繞國際能源貿易、深化天然氣合作等主題與國內外同行交流,分享了商業運營經驗,介紹了儲氣設施的關鍵作用,并與專家學者共同探討行業前沿趨勢,為中國石化天然氣業務高質量發展賦能助力。(王卓然)
行業看點
卡塔爾能源事務國務大臣、卡塔爾能源公司首席執行官卡阿比:
過去十年,卡塔爾在全球天然氣市場格局中的地位不斷上升,尤其是在LNG出口領域已形成顯著優勢。中國不僅是卡塔爾重要的合作伙伴,而且是全球能源轉型的關鍵力量。卡塔爾將堅持一貫的能源政策與長期戰略部署,全面構建堅實的供應保障體系。此外,卡塔爾還在推進多個重要項目,預計LNG年產能將從目前的7700萬噸提升至1.26億噸。與此同時,卡塔爾積極拓展下游產業鏈,與中國合作建造的128艘LNG運輸船已陸續交付,將進一步提升全球供應鏈韌性與效率。
道達爾能源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潘彥磊:
道達爾能源的天然氣戰略建立在“資源+市場”的雙重卡位之上。在資源端,道達爾能源堅信低成本是生存法則,低碳是未來“門票”。在道達爾能源的資本分配中,40%用于石油,20%~35%用于天然氣,25%~30%投資于電力。在市場側,道達爾能源以“長約綁定+現貨靈活”雙輪驅動,鎖定亞洲買家。
澳德賽能源公司首席執行官梅格·奧尼爾:
從全球范圍看,2024年亞洲LNG進口增長7%,歐洲繼續依靠LNG滿足能源需求。出于能源安全考慮,市場正轉向長期合同以保障可靠的供應。
切尼爾能源公司首席執行官杰克·福斯科:
未來幾十年,全球需要持續增加LNG供應,以滿足不斷增長的天然氣需求。在能源供給日益復雜的背景下,穩定的生產能力、靈活的供應結構和長期價格機制,是應對區域多樣性需求的關鍵。
埃尼公司全球天然氣和LNG資源組合總監克里斯蒂安·西格諾萊托:
能源需求增長、全球脫碳進程推進與地緣政治局勢結合,重塑了當前能源格局,LNG在全球天然氣市場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從宏觀層面看,地緣政治、氣候政策、人口因素和經濟波動都在影響全球LNG流向。行業參與者應構建更廣泛、靈活的資源組合來適應這些變化,包括培育更強大的交易能力、創新合同結構、加強與新興市場伙伴的戰略合作,并提升風險管理能力。當前和未來幾年,LNG消費增量仍將大部分集中在亞太地區。(李 麗 整理)
鏈接:往屆大會回顧
第24屆世界燃氣大會于2009年10月5日~9日在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舉行。此次會議包括7場全體會議、14場主題演講、9場高層戰略會議、23場政府間聯盟工作委員會和方案委員會、1場天然氣市場一體化工作會議和18場專家論壇等,來自全球頂級油氣公司、協會的高管和負責人參加了討論。
第25屆世界燃氣大會于2012年6月4日~8日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超過5000名行業專業人士參加了會議,包括政府官員、企業的首席執行官和行業技術人員。此次大會舉辦了4場專題演講、14場主題演講、450場行業演講。與會者就天然氣發展基礎、供應保障、需求增長、可持續發展未來等重要主題進行了討論。
第26屆世界燃氣大會于2015年6月1日~5日在法國巴黎舉辦。1000多名業內專家組成14個國際天然氣聯盟工作委員會、項目委員會和工作團隊,并分別進行了討論,討論范圍包括整個產業鏈,涵蓋從勘探到終端用戶,從可持續到地緣政治的方方面面。戰略問題小組提出了構建戰略性人力資本、培養未來人才,以及地緣政治與天然氣等對天然氣行業具有現實意義的課題。此外,非常規天然氣、LNG,天然氣運輸、相關創新和研究,以及可再生能源等也是本屆會議的重要議題。
第27屆世界燃氣大會于2018年6月25日~29日在美國華盛頓舉辦,來自100多個國家約1.2萬名政策決策人、領袖、業內技術專家、非國家組織、媒體、金融人士等參加了會議,專業人員多達600多名,演講場次超過100場。1988年,美國也舉辦過世界燃氣大會,但當時其還未在天然氣勘探生產領域取得突破。21世紀以來,美國通過水平井和水力壓裂技術成功開采了頁巖氣,一舉成為全球最大的天然氣生產國之一,也使得世界燃氣大會再次在美國舉辦有了特殊的意義。
第28屆世界燃氣大會于2022年4月23日~27日在韓國大邱舉辦,會議由韓國天然氣聯盟主辦。受疫情影響,本應于2021年舉辦的大會推遲到2022年。來自90多個國家的1.2萬名與會者和350家參展商參會,包括埃克森美孚、bp、Uniper等知名能源企業。在這屆大會上,北京燃氣集團董事長李雅蘭正式接任國際天然氣聯盟2022年~2025年期間的主席職務。按照慣例,歷次世界天然氣大會都會為下一屆大會舉行啟動儀式,2025年北京世界燃氣大會由此啟動。
-----------------------------------------------本文摘自《中國石化報》